春天雖然氣候適宜,但春分后,白晝越來越長,夜越來越短。此時降水增多,加之天氣變化反復無常,不能保持人體陰陽的平衡和穩(wěn)定,導致生理機能失調(diào),出現(xiàn)不適癥狀。下面這份春日養(yǎng)生食譜收藏好,有助于調(diào)肝理脾祛風濕。
飲解郁茶
三花茶
原料:月季花6朵、玫瑰花6朵、茉莉花12朵,沸水沖泡。
功效:疏肝理氣、活血通脈,能夠調(diào)理肝火旺盛引起的睡眠問題。
在春分時節(jié),要悠閑地品茶。喝之前先欣賞水中的花形、花色,聞聞香氣,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舒發(fā)肝氣。
玫瑰金橘飲
材料:玫瑰花5朵,佛手5g,鮮金橘1個,蜂蜜或糖少許。
做法:鮮金橘切片,先將玫瑰花、佛手加適量清水煮15分鐘,后加入金橘片再煮5分鐘,去渣飲用,也可根據(jù)個人口味,調(diào)入適量糖或蜂蜜。
功效:疏肝解郁、行氣活血,幫助緩解春季出現(xiàn)的易發(fā)脾氣、失眠、煩躁不安、易疲勞等表現(xiàn)。
吃時令春菜
春為一年之始,人體陽氣長而陰氣消,飲食上也應該多食時令春菜,以助陰陽調(diào)和。
菠菜:春季生長的菠菜鮮嫩異常,最為可口,能夠解毒化毒,可減輕春季干燥帶來的不適。
春芽:《黃帝內(nèi)經(jīng)》中說:“食歲谷”,意思是說要吃時令食物,以隨著自然變化調(diào)養(yǎng)身體。
春日里所有植物長出的新鮮嫩芽均可被稱作春芽,如香椿、豆芽、蒜苗、薺菜等。
春筍:被稱為“素食第一品”的春筍,美味爽口,可以為人體補充豐富的營養(yǎng)。
《名醫(yī)別錄》言其“主消渴,利水道,益氣,可久食”。
喝養(yǎng)生粥
? ? 春分節(jié)氣前后,部分地區(qū)雨水較多,易生濕 ,飲食方面要注意健脾祛濕。
茯苓粥
原料:茯苓粉30克,粳米30克,紅棗7個。
做法:先把粳米加適量水煮沸,后放入紅棗,粥成時再加入茯苓粉攪勻,稍煮即可。
山藥核桃羹
原料:核桃仁15克,山藥20克(干品),冰糖少許。
做法:將核桃仁炒香,同山藥共研成細粉,將適量水加入鍋內(nèi),水燒開后,將核桃仁與山藥粉、冰糖加入,不斷攪拌,待成漿糊狀,即成。
功效:有健脾除濕、固腎止遺之功效,適用于脾胃虛弱、大便燥結(jié)者。
酸棗仁地黃粥
原料:碎酸棗仁15g、生地黃15克,大米100克。
做法:取碎酸棗仁、生地黃,加水適量制成湯劑備用。將大米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,小火煮至7成熟,再加入湯劑,繼續(xù)煮至黏稠即可。每日食用1次,可分頓佐餐食用。
功效:具有滋陰安神功效,適合心腎陰虛,低熱,入眠困難和早醒失眠者食用。
喝養(yǎng)生湯
枸杞豬肝湯
材料:鮮枸杞葉300g,枸杞子10g,五指毛桃15g,豬肝200g,排骨250g,生姜、鹽適量。
做法:新鮮枸杞葉洗凈備用。將豬肝切厚片,先用清水洗去血污,瀝干后加油、鹽、姜末拌勻,備用。將排骨砍塊、焯水。將排骨、五指毛桃、枸杞子同放鍋內(nèi)加適量開水,武火煮開,然后轉(zhuǎn)文火煲30~45分鐘,加入豬肝煮10分鐘左右。最后加入枸杞葉,煮開后即關(guān)火,加適量鹽調(diào)味即可。
功效:清肝養(yǎng)肝、養(yǎng)血明目,緩解易怒、口苦、心煩、眠差、頭痛、目痛等肝火上炎的問題。
五指毛桃牛大力煲雞
材料:五指毛桃30g,淮山藥30g,牛大力15g,千斤拔15g,茯苓10g,雞半只,紅棗5枚(去核),鹽適量。
做法:雞洗凈焯水,將上述食材同入鍋內(nèi),加適量清水煲1.5~2小時,調(diào)入適量鹽即可食用。
功效:補脾益氣、祛風濕、強筋骨??捎糜陬A防春季雨天關(guān)節(jié)炎復發(fā)。
山藥芡實扁豆排骨湯
原料:懷山藥15克,芡實15克,炒薏米15克,炒扁豆15克,黃芪12克,白術(shù)10克,豬排骨200克。
做法:先用水浸泡懷山藥,扁豆、薏米用鍋炒至微黃,豬排骨洗凈后備用,芡實、黃芪、白術(shù)用清水洗凈,然后將全部用料放進湯煲內(nèi),用中火煲1個半小時,調(diào)味即可。
功效:此湯有健脾利濕、滋腎益精的功效,對于脾虛濕重、精神不振者尤宜。
豬肚白術(shù)湯
原料:鮮豬肚半個,白術(shù)30克,生姜4片。
做法:豬肚切去肥油,洗凈,放入開水中除腥味,刮去白膜;洗凈白術(shù)、生姜,將全部湯料放入湯鍋內(nèi),加適量清水煮湯,文火煮2小時,調(diào)味食用。
功效:有溫中散寒,補脾益氣的功效,尤其適用于脾胃虛寒的人。
砂仁芡實鯽魚湯
材料:砂仁6g,干淮山藥30g,芡實15g,蓮子15g(去芯),鯽魚1條(約200g),紅棗3枚(去核),姜、蔥、油、鹽適量。
做法:砂仁稍搗碎,生姜切片,蔥切段。將鯽魚去鱗、鰓,開肚去內(nèi)臟、洗凈,魚腹中塞入砂仁。在鍋內(nèi)先用食用油將鯽魚略煎,加入上述配料及適量清水武火煮開后,轉(zhuǎn)文火煲1.5小時左右。
功效:健脾固腎、祛濕止瀉。對脾虛濕阻所致食欲不振、脘腹脹滿、大便溏泄等有一定調(diào)治作用。
祛濕小炒菜
炒扁豆煲鳳爪
原料:炒扁豆150克,雞爪500克,豬瘦肉100克,生姜3片。
做法:炒扁豆、雞爪、豬瘦肉洗凈后,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(nèi),加入清水2500毫升,武火煲沸后,改文火煲約2小時,調(diào)入適量食鹽、油便可。
功效:利水化濕、健胃補氣,為男女老少皆宜的家庭養(yǎng)生湯品。
清炒馬齒莧
原料:馬齒莧、花生油、鹽、姜、大蒜、香油。
做法:將馬齒莧洗凈,切段,在鍋內(nèi)焯后撈出,瀝干水分,蒜、姜切末。鍋置旺火上,放入花生油,燒至七成熱,下姜、蒜末煸香,放入馬齒莧,加鹽翻炒均勻,淋香油,出鍋裝盤即可。
功效:具有清熱解毒、利水祛濕、散血涼血之功效
(摘自“四川省中醫(yī)藥管理局”官網(wǎng))